返回網站
返回網站

施名帥怎麼說「廈門話」?導演孫介珩爆施名帥對表演有潔癖精神

「台語台表演班」瞄準台灣影視圈:翻轉語言版圖、打造講台語的新星!

· 影視娛樂

C編/台北報導

《聽海湧》自播出以來廣受好評,入選2024年台北電影節閉幕片,以其多語言設計與台灣歷史深度獲得評論界肯定。導演孫介珩分享,劇中每一種語言的選擇都與角色背景密切相關:三兄弟來自打狗(今高雄),就使用高雄腔台語;日軍角色來自大阪,講日語要帶關西腔;澳洲軍官來自軍官世家,語調則設定為上層英語。這些設定不是為了炫技,而是為了讓角色「不出戲」。孫介珩導演指出:「語言能力其實就是表演能力的一部分。聲音、語氣、語調,都是觀眾理解角色情緒的線索。」拍攝現場需要不斷做出選擇與判斷,他分享:「語言錯了可以補錄,但夕陽錯過就沒有。」提醒演員要學會信任劇組與自己的準備,也要在有限時間中找到詮釋角色的情緒重心。

broken image

施名帥非常敬業,一個字不對味就主動要求再來一次(圖:聽海湧劇組提供)

談到演員訓練,他也舉了三位《聽海湧》主演的實例,三兄弟黃冠智、吳翰林與朱宥丞在開拍前被送往日本進行一個月的沉浸式生活訓練,全程只用台語與日語溝通,不准說中文。他笑說:「忘記這個鬼主意是誰提的了,反正我們四個臭男生湊在一起常常就會有一些異想天開的提案。但比較難得的是他們真的堅持執行,沒有人把它當玩笑。」除了語言能力明顯進步,三人透過全台語的日常相處,也更貼近劇中「新海三兄弟」從小一起長大的背景。「這不只是語言練習,也不只是表演練習,而是一個內化角色的過程。」

金馬獎最佳男配角施名帥在《聽海湧》中飾演關鍵角色「廈門領事」,為了讓這位角色與來自台灣的三兄弟能自然溝通,劇組特別設定他的語言是廈門話混泉州腔,因此說話帶有地緣混雜的自然語感。這樣的語言設計沒有太多參考資料,只能靠演員與語言老師不斷練習與打磨。施名帥完全沒有抱怨,反而展現極高投入。他花了大量時間與語言指導林良儒調整聲調,在拍攝現場只要覺得有一兩個字的聲音不夠對味,就會主動喊「導演我可不可以再來一次?」導演孫介珩形容:「我猜對施名帥來說,口中的聲調、臉上的表情與身體的動作是一體的,缺一不可。」這種近乎潔癖的表演精神,讓角色語言成為角色的一部分,而不是一個「被背下來」的任務,敬業程度非常動人!

broken image

導演孫介珩稱讚施名帥近乎潔癖的表演精神,讓角色語言成為角色的一部分(圖:聽海湧劇組提供)

「台語台表演班」導師黃金陣容包括金鐘獎最佳男配角蘇達、擅長肢體與舞台表演的黃采儀,以及《大餓》奪獎演員蔡嘉茵,三人橫跨影視、劇場與教學現場,親授真功夫。客座講師陣容則涵蓋表演、語言、聲音、選角、媒體與職場實務等多元領域。包含《聽海湧》導演孫介珩與語言指導林良儒、金鐘獎演員黃迪揚、金鐘演員陳妤與其經紀人劉恬恬、聲音修繕師魏世芬、選角指導胡乃婷、薩泰爾娛樂串流總監林孟勲、特效彩妝師蔡佳璇、「我在娛樂」負責人陳慶宇,以及元氣法律事務所吳裕程律師,帶來業界最前線的經驗與視角。除了上半年於台北開設表演班,也規劃下半年於高雄徵選潛力青年,為台語影劇作品培養生力軍。

broken image

「台語台表演班」瞄準台灣影視圈 打造講台語的新星(圖:公視台語台提供)

上一篇
《2:22》啦啦隊女神陳波波殺進驚悚片!穿性感睡衣狂奔,初登豎屏劇就炸場!
下一篇
《行!鬥陣出國去!》越南大採購!張文綺殺價有撇步,血拼戰力爆表!
 返回網站
Cookie的使用
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、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。一旦點擊接受,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。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。 了解更多
全部接受
設定
全部拒絕
Cookie 設定
必要的Cookies
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、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。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。
分析性Cookies
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,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。
偏好的Cookies
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,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。
儲存